fbpx

文/柏翰

只要是瞭解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讀者,就或多或少聽過大仲馬響噹噹的名頭,無論是從他的作品《基督山恩仇記》、《三劍客》了解他,抑或是那現今眼光看來非常親近耳熟的譯名(原名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然而,我們卻未必知道,就如同他最著名的基督山伯爵般,大仲馬的人生過得可謂波瀾壯闊。

親身站在法國大革命的大仲馬,出身不可謂不傳奇。他的父親——托馬‧亞歷山大‧仲馬(Thomas-Alexandre Dumas)將軍,皮膚黝黑的他在時代動亂中屢建戰功、迅速高升,為人正值又驍勇善戰,跟隨拿破崙四處征伐。然而其正直理念卻不得上層的心,不僅入監受罪且年僅44歲就早逝。那時大仲馬才四歲。

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大仲馬過的顯然不盡人意,一直到13歲都還不識字。其人生的轉捩點在結識了阿道夫,一個與他身世相近的貴族朋友後,開始接受文學與戲劇的薰陶,並產生濃厚的興趣。於是,年輕的大仲馬來到巴黎打拼,寫出他的第一作戲劇《亨利三世與其宮廷》。

1844年,《基督山恩仇記》橫空出世,大仲馬一夕之間躍身法國文學界翹楚,從此聲明不墜。大仲馬有句名言:「什麼是歷史?就是給我掛小說的釘子啊。」喜歡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他作品情節曲折、出人意料,對話生動有力、靈活機智,成了他的一大特色。大仲馬除了小說外還創作詩歌、劇本等,甚至辦了報紙,一生創作驚人(多達270卷),可謂是才華洋溢

生性豪爽的大仲馬在出名後生活更加糜爛不羈,直到顛峰,他甚至花了20萬法郎蓋了一棟真正的「基督山城堡」用以宴請朋友。當然,這樣的開銷很快花光了他的積蓄,為此他大量寫稿、甚至雇傭他人創作掛名,贏得「小說製造工廠的廠長」美名,直到去世時身上僅有少少零錢。大仲馬的人生精彩起伏得活像他的創作般,浪漫、驚奇又充滿趣味,就讓我們回顧大仲馬的作品,了解他的為人、來場大仲馬之旅!

連大仲馬本人都超愛的作品 探訪現實中的基督山城堡

從蒙冤入獄、結識獄友,再到越獄成功、找到鉅寶,還清恩仇,最後買下基督山,成為伯爵。愛德蒙·唐泰斯的傳奇遭遇,讓《基度山恩仇記》被譽為大仲馬最好的一部作品,也使得其自身被讀者認可為大仲馬筆下最受歡迎的主角之一。

但最令人驚奇的,是除了書迷之外,作者大仲馬本人似乎也對愛德蒙·唐泰斯有著特殊的青睞,甚至親手打造了一座「基督山城堡(Chateau Monte-Cristo)」,作為《基督山恩仇記》的一座紀念品!

基督山城堡位於法國伊夫林省的馬爾利港(Port-Marly)的一座山丘上,除了是對愛德蒙·唐泰斯作為基度山伯爵的影射外,也可說是大仲馬的博物館。除了有對應作品的監獄元素,以及關押愛德蒙·唐泰斯與鐵面人的兩間牢房與經典地道等書中場景外,還有許多關於作者本人的紀念物。

基督山城堡是由《基度山恩仇記》作者大仲馬親手打造的書中場景,也是大仲馬本人的故居、招待所與工作室。(圖片來源:Château de Monte-Cristo官方FB)

從畫像、文獻,大仲馬坐過的椅子,再到窗上大仲馬與其崇拜作家荷馬、埃斯庫羅斯、索福克里斯等人的雕花,城堡內外埋藏了大仲馬的獨特愛好與生活遺跡,這裡不僅是《基度山恩仇記》的具現化,更是大仲馬的故居、招待所與工作室,如此的驚人之舉,被現代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扎克譽為「這是人們所做的最美妙的瘋狂事之一」。

這裡與書中的另一重要堡壘,伊夫堡遙遙相對,放眼望去,良好的視野可以俯瞰塞納河谷的優美景致,難怪大仲馬賄選此地為基督山城堡的所在地,並作為自己的居所與工作室使用;此外,距離巴黎約20公里的路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讓大仲馬招待了整個巴黎,每星期的20多位的客人,讓此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伯爵城堡。

除此之外,當地還有著名景點凡爾賽宮,喜愛凡爾賽文學,或是《凡爾賽玫瑰》等作的旅人們不妨也將此地納入旅遊清單之中,或者搭乘火車前往巴黎也是不錯的選擇。

面向馬賽的惡夢堡壘 《基督山伯爵》的監獄驚魂

這座著名的堡壘矗立在馬賽海岸附近的一個岩石島上,被亞歷山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永垂不朽,作為小說的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Edmond Dantès)在最終逃脫之前被監禁的監獄。

這座城堡由法蘭索瓦一世於1524年建造,幾個世紀以來,由於許多反對王權的人被監禁並死於堡壘,它獲得了相當可怕的聲譽。伊夫城堡保存完好,是地中海海岸線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遺跡之一。

從1540年開始,第一批囚犯抵達該島。近400年來,該監獄關押著所有囚犯,小偷,土匪,殺人犯和被驅逐出馬賽的人。堡壘中囚犯的分佈基於每個人的地位。因此,窮人被安置在一樓的牢房裡,這些牢房沒有光線,而且健康程度令人堪憂,以至於最頑強的囚犯的預期壽命都只有9個月!

另一方面,最富有的囚犯被安置在更寬敞的牢房裡。他們有一扇窗戶和一個煙囪,但他們當然必須付錢才能進入這些牢房。

這做監獄最為著名的囚犯,便是Jean-Baptiste Chataud,他被懷疑是1720年襲擊馬賽的大瘟疫的起源,以及著名的基督山伯爵的原型。

幾個世紀以來,監獄持續收容著福音傳教士、革命者或現任政府的反對者等政治犯。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牆上看到銘文,與一些囚犯生活過的痕跡。

現在,如果想進入伊夫堡參觀,需要從馬賽搭乘巴士或是船隻前往,參觀時間取決於渡輪的抵達和離開時間,但至少超過1個小時,同時在這個距離舊港僅只有一海裡的小島,可以拍攝到馬賽海港和弗留利新堡的壯麗照片。還可以在拉托諾島或馬賽舊港享用小吃。

你所不知的鬱金香 《黑色鬱金香》背後的荷蘭哈倫

不知你可曾聽過「鬱金香狂熱」(荷蘭文:Tulpenmanie)?這個看似一時之間蔚為風潮的流行,其實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且與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並稱為近代歐洲三大泡沫事件。

鬱金香狂熱由何而來迄今沒有定論。有推論認為,鬱金香難以短時間大量繁殖,培育速度無法趕上突然擴大的需求量,再加上投機分子炒作,吸引工匠和農民進入這個交易市場。

不斷哄抬售價,最後,連原本便宜的品種也價格不斐,真正有需求的人愛好者不再買單,鬱金香經濟的泡沫就此瓦解。

大仲馬的短篇小說《黑色鬱金香》,便以荷蘭哈倫(Haarlem)所發生過的歷史為背景,講述了這座花城為了培育黑色鬱金香,懸賞10萬元荷盾而發生的種種故事。

一年一度的花車遊行,哈倫便是短篇小說《黑色鬱金香》的歷史原型。(照片來源:哈倫觀光官方ig)

哈倫素有小阿姆斯特丹之稱,有著和阿姆斯特丹一樣的歪斜的童話小屋,卻沒有阿姆斯特丹的擁擠人潮。街道上至今仍保有許多中世紀的濟貧、院養老院(Hofjes),以及17世紀的富商豪宅、釀酒廠。

這裡還有著荷蘭第一座博物館——寧靜安詳的泰勒斯博物館(Teylers Museum),以及被舊市政廳、哥德式建築的聖巴坲教堂(St. Bavo Kerk)所圍繞,並在旅遊網站中,被評比為荷蘭境內最美麗的廣場的Grote Markt。

除此之外,因位於著名的Bulb Region上,花卉更是此處的一大看點。從市中心僅需騎行腳踏車15分鐘,即可將鬱金香、番紅花、風信子等花田(bulb fields)一覽眼底。想前往欣賞知名的鬱金香花海:庫肯霍夫(Keukenhof)公園亦需搭火車到哈倫車站後轉乘。

一年一度的花卉遊行(Bloemencorso)在這裡結束它們的路途。從諾德韋克(Noordwijk)開始,一路到哈倫,形形色色的花車於每年四月的第四個星期六早上開始,招搖的展示著,最終停靠在前面提過的Grote Markt,直到隔天。

探訪維萊科特雷  見證仲馬家族的傳奇  

法國知名作家大仲馬出生於法國北邊的小鎮維萊科特雷(Villers-Cotterêts),這個地名的「維萊」和「科特雷」兩詞分別源於拉丁語「Villa」和「Costa」,意為「村落」和「山嶺」,不難看出這個地方有多鄉下,不過,這個小鎮後來因為是「大仲馬的故鄉」而有了一些知名度,當地市中心建有大仲馬雕像,其故居也被建為博物館。

大仲馬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他在家鄉一直待到20歲,一生創作無數,有數百部小說、戲劇等作品,但只有最初幾部是在家鄉創作的。維萊科特雷的仲馬博物館經常展出大仲馬與小仲馬的各式作品,當然少不了大仲馬的經典作品《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在內,也展示作者的手稿、書信、繪畫、雕塑品,讓讀者得以一睹仲馬家族的傳奇。

維萊科特雷是大仲馬的家鄉,市區設有大仲馬雕像,故居也改建成博物館。 (圖片來源:維萊科特雷官方臉書)

大仲馬死後安息於自己的故鄉——維萊科特雷,但在他誕辰200週年的2002年,當時的法國總統席哈克提議將大仲馬的骨灰移靈到巴黎萬神殿的先賢祠,與法國其他大文豪雨果、伏爾泰、左拉等人都被列為法國的國寶,同時也在巴黎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原本維萊科特雷的居民表態反對,但法國文化部答應持續資助當地與大仲馬有關的活動,並打造一尊大仲馬銅像,讓這位文豪持續守護自己的家鄉。

Contributor

訂閱酷傳媒/酷旅行

輸入你的Email:

夏日提案

歐洲經典

旅行回軼

文青走讀

Login

Welcome to Typer

Brief and amiable onboarding is the first thing a new user sees in the theme.
Join Typer
Registration i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