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柏翰
珍.奧斯丁(Jane Austen)是英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精確又深刻的描寫18世紀末英國鄉紳的生活圈與詮釋當代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掙扎,其作品以幽默、諷刺、浪漫和智慧著稱。珍.奧斯丁最著名的作品《傲慢與偏見》更是英國近代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銷量達2000萬本,並啟發了許多現代文學衍生作品。
儘管父母出身鄉紳階級,從小珍.奧斯丁的家庭生活並不富裕。父親的牧師工作並不能帶來太多收入,更何況她有著六個兄弟,顯然財政狀況不容樂觀。不過,她的父母並沒有因為貧困而怠慢教育,相反地,其父喬治.奧斯汀牧師與其母卡珊卓拉.李女士積極鼓勵孩子文學閱讀、書寫創作,培養文學素養,為其未來的創作生涯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從11歲開始,珍.奧斯丁便早早開始了寫作生涯,首篇作品《朱凡妮莉雅》( Juvenilia )在1793年完成,而著名的《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 )則是在1811年完成的。珍.奧斯丁在世時的作品出版並不順利,然而她從未放棄寫作,即使後來病魔纏身仍創作不懈,在1815年忍著病痛完成《勸服》,直到1817年不幸逝世為止仍有未完成的作品獨獨遺世。
或許有人會好奇,珍.奧斯丁入木三分的小說描寫是否來自於真實的鄉紳圈子,而現實是,珍.奧斯丁的社交圈幾乎來自她的家族成員,且一生未婚、也未曾離開家鄉。這或許也側面應證了珍.奧斯丁有著超乎常人的觀察力與敏感纖細的刻畫能力,抑或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她的一生屢受挫折,面對當代社會對於女性作家的壓迫與敵視,珍.奧斯丁並沒有讓環境磨滅她的才能,相反地,她一直不氣餒的創作出精彩的經典作品。如今,在她離世的幾百年後,珍.奧斯丁的作品依舊在文學、影視、戲劇等方方面面發光發熱,讓新一代讀者仍能體會到她不朽的光環。
珍奧斯汀帶路 探尋英國田園風光
珍.奧斯汀的多部文學名著,可以說是影視改編作品的不敗經典,不管是《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艾瑪》、《諾桑覺寺》,每回新電影或電視劇上映,總是引發熱烈討論,當然也會掀起新一波的英格蘭旅遊熱潮,讓人想跟著她故事中的浪漫畫面與精彩情節,去探尋英國恬適的田園風光。
珍.奧斯汀1775年出生於史蒂文頓(Steventon),位於英國漢普郡北部,是一個僅250名居民的小村莊,他的成長階段都住在這裡,直到25歲搬到巴斯(Bath)。相較於巴斯與喬頓(Chawton),史蒂文頓並未留下太多與珍.奧斯汀有關的東西,直到2017年珍.奧斯汀逝世200週年,她的故鄉舉辦了一系列的展覽活動,也立了首座真人尺寸紀念雕像。
珍.奧斯汀後來居住過巴斯、萊姆利吉斯(Lyme Regis)、南安普敦(Southampton)、喬頓(Chawton)等地,在她的許多作品中都有提到這些地方,或出現以這些地方為原型的場景。
如果想要跟著珍.奧斯汀去探索英國的湖光山色,可以到《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去度假的地點——德比郡(Derbyshire),這也是電影版《傲慢與偏見》的重要拍攝場景,其中美麗的自然風光就是在峰區國家公園(PeakDistrict National Park)取景,從倫敦搭火車前往大約要2小時車程。
峰區國家公園是英國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產,規劃完善的健行步道與遊憩設施,園區內擁有數百條宜人的健行步道,並有河川、山峰、峭壁、牧場等風光,隱身其中還有小鎮、教堂、鄉村酒館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磨坊,是英國境內造訪人次最高的國家公園,其中有一段名為StanageEdge的垂直峭壁,也是電影中女主角站在崖邊的取景處。
珍.奧斯汀生命的終點是在溫徹斯特(Winchester)度過的,1817年她臥病在床,家人帶她前往溫徹斯特治療養病,但幾個月後仍不敵病魔而結束41年的短暫生命,後來長眠於當地的溫徹斯特大教堂(Winchester Cathedral)。
溫徹斯特是英國知名的古都,溫徹斯特大教堂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教堂前的草地常有許多民眾愜意地野餐聊天,教堂中殿長廊左側就是珍.奧斯汀的墓碑,上頭稱頌她的溫柔性格與聰明心志,但當時可能沒有料想到,後來她在英國文學史上會有如此超凡的地位。
追尋英國最受歡迎的莊園 在裡面邂逅達西先生
提到愛情小說的啟蒙作,珍·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想當年多少女孩跟著聰明伶俐的伊莉莎白,來往於19世紀的鄉紳階級之中,如何在建構起精明的眼光,好似看破鄙視鏈的操弄後,發現終究是由傲慢導致的偏見,在這些有趣的唇槍舌戰後,收穫了真情純真的愛情。
對於觀看電影的人來說,相信許多人對達西先生從花園水池中起身的一幕印象深刻。而那座有著寬廣花園、華嚴建築,古雅裝飾的取景地,便是英國頗具人氣的「查茨沃斯莊園」。
查茨沃斯莊園在15世紀時便存在了,並且在16世紀中葉時轉賣給如今的主人Cavendis家族,當初簡單的一房一園,也打造成如今古典莊嚴的模樣,換句話說,原先有一定規模、氣派的老式建物,被改造成了時髦、華麗的莊園城堡,可以看見夫人Bess的獨特品味與高雅魅力。
於是,除了成為小說中,那位富有、才華洋溢,又有獨到眼光的達西先生的家當之無愧外,也有流傳這裡便是珍·奧斯丁設計彭伯利莊園時的原型。查茨沃斯莊園與小說中的彭伯利莊園一樣,都坐落於英國的德比郡,拒絕達西先生求婚後的伊莉莎白,便是在這座環繞鄉村美景的莊園中,逐漸冰釋前嫌,打從心底重新認識達西先生的。
生命的最後八年 在查頓莊園席地而坐
漫步在距離珍·奧斯汀的故鄉——史蒂文頓(Steventon)24公里處的道路上,有一座寧靜祥和的田園農舍,不發一語地佇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而它見證了珍.奧斯汀生命中的最後八年、見證了這位作家最輝煌的歲月——此處正是同在漢普郡 ( Hampshire)的查頓小屋(Chawton Cottage)。
這所房子最初建於17世紀後期,是該地區當地農民的家園,在1781年到1787年間短暫地成為一家公共旅館,之後被奧斯丁的哥哥愛德華·奧斯丁·奈特(Edward Austen Knight)出租給法警布里傑·斯圖爾特(Briiff Bridger Steward),此前該房屋報告了兩起謀殺案。
愛德華被任命為富有的騎士家族的繼承人,此後繼承了喬頓莊園,並於1809年將房子提供給珍,她的母親,妹妹卡桑德拉和密友瑪莎勞埃德終身免租。於是一家子搬到了查頓(Chawton)這個悠然自得的村莊,珍·奧斯汀也開始了時隔9年的積極創作。在此她修訂了最廣為人知的《傲慢與偏見》(原名為《第一印象》),寫下了《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和《勸導》等書。
珍·奧斯汀的健康情況在她40歲時開始惡化,儘管她忽略了這些警告信號,但她搬到查頓的部分原因是為了更接近她在溫徹斯特的醫生。1816年的年中,她的病期開始緩慢、且不規則地惡化。最終,珍·奧斯丁於1817年7月18日去世,被認定為艾迪生氏病。
珍的母親和妹妹繼續住在查頓之家度過餘生。1845年,這所房子被分成三棟住宅,為查頓莊園的工作人員提供住房,該建築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直到1947年出售。
回憶錄中,珍·奧斯丁的侄女安娜曾如此描述這家人在查頓的生活:「在我們看來,那樣的生活很平淡,但她們熱愛閱讀,而且姑姑們除了料理家事外還幫助窮人,教小孩讀書寫作。」或許正是這份簡單平凡,不必汲汲營營的安穩生活,讓珍·奧斯丁能夠擁有在簡陋的胡桃木桌前潛心寫作的餘裕。
來訪奧斯丁故居博物館 見證傳奇小說的誕生地
如今,查頓小屋變成珍·奧斯汀故居博物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學遺址之一,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博物館收藏了與珍·奧斯丁有關的重要物品,包括手信以及屬於她及其家人的個人物品。特別的亮點包括她的珠寶,她的書的第一版,傢俱,紡織品以及她創作鍾愛小說的桌子。
這裡紀錄著他們曾經在此生活的點點滴滴:奧斯汀父親的書櫃、奧斯汀母女手縫的被子、奧斯汀珍藏的綠松石戒指,每一項遺留之物都沾染了他們在此努力生活的身影,而門外欣欣向榮的花、草、樹木彷彿延續了當時的生機蓬勃。
修剪整齊的高大灌木如同紳士般的圍繞在這座遺世獨立的莊園,阻絕了來自溫徹斯特路的紛紛擾擾。樹葉縫隙透出的天空如此湛藍,踩踏在腳下的青草無比翠綠,就像珍·奧斯汀筆下的女子一般清澈透明、鮮活靈動。於草皮上席地而坐,模仿作家筆下的女士一般優雅的閱讀、爽朗的相互打趣,遙想著作家悠閒度日的生活,這正是這座博物館的動人之處,沒有過多緬懷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