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近期台北市信義路開出全台第一部夜間無人自駕巴士,讓台灣的自駕車商用化腳步跨出一大步;儘管全球的電動車技術發展持續推進,但自今年以來,多家自駕車大廠紛紛延後 Level 5 自駕車商轉的時程表,業界決定優先發展封閉場域或特定情境,究竟哪些可能是最快商轉應用的場域呢?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電影《魔詭》(Morgan)的廣告預告片、京東商城的創意海報、服飾品牌尼曼馬庫斯(Neiman Marcus)的廣告文案,他們都出自一位創意高手,這位高手不是人,而是人工智慧(AI)。當AI可以協助廣告主、廣告代理商、電商平台快速而精準的生成打動人心的廣告文案、海報甚至短片,將對廣告界帶來何種影響?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但這樣的理想境界,似乎到了今日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在教育科技(EdTech)三大最重要的DNA元素:大數據(Data)、雲端網路(Networks)、人工智慧(AI)齊備之後,雲端平台打破學習的國界與疆界,讓有教無類得以成真,而AI、大數據更開創教育學習的個性化、客製化,甚至像電商一樣走向千人千面。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從智慧停車、共享停車開始,愈來愈多公司投入與停車有關的創新科技服務,表面上看起來只是與收取停車費有關,但其實大家瞄準的是背後龐大的數據財,只要精準掌握車主的個人資料、用車習慣與消費行為,就可開展出車貸、車險、代駕、機場接送、購車等多元商機。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人臉辨識、智慧語音助理、機器翻譯、聊天機器人、商品銷售自動化推薦…..,當人工智慧(AI)開始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勢必也將大幅改變各個行業的面貌,在AI產業化、產業AI化的浪潮中,究竟什麼產業導入AI的腳步較快?影響AI應用落地的關鍵因素又有哪些?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人工智慧(AI)日新月異,甚至可以模擬人類的各種感官功能,但你知道電腦最難模擬的人體感官功能是什麼嗎?答案就是嗅覺與味覺。目前業界正在積極開發數位嗅覺與味覺的生化技術,一旦有所突破,包括食物、咖啡、紅酒、香水的氣味與味道都可以進行數位化的分析、重製與傳送,屆時你想要品嚐童年味道、數位芬多精、虛擬試吃都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讓防疫、抗疫的話題備受關注,除了第一線的醫護與防疫人員相當辛苦之外,其實有不少台灣廠商或新創團隊,分別以雲端衛教平台、智慧醫療產品、防疫機器人等方式,默默為大家守護健康,這些科技創新也成了另類的防疫英雄!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在短短兩個月內快速延燒,「智慧防疫」也因此浮上檯面。民眾除了可透過聊天機器人即時掌握正確訊息外,也可藉由人工智慧(AI)、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工具輔助,在疫情爆發前及早預測與通報,降低流感、登革熱、武漢肺炎等各種疫情快速蔓延的機會

最新文章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