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我始終覺得,用雙腳去體驗,是旅行的最好方式,不管叫做行腳、漫步、散策、晃遊或亂走都好。用雙腳旅行的樂趣在於,你能夠踏上汽車或大眾運輸系統無法觸及的土地,也可以深入到巷弄間,窺探庶民生活的百態,跟當地人閒話家常,更可以用緩慢的步調,看清身邊的每一處風景。

而當我有了智慧手環、智慧手錶及計步器App之後,我愈來愈愛這樣的旅行方式了,似乎走過的每一個足跡都被記錄了下來,甚至可以繪出自己走過的路線,這是我自己用腳丈量出來的旅行地圖。

走過的每一個足跡都被記錄了下來,甚至可以繪出自己走過的路線,這是我自己用腳丈量出來的旅行地圖。

在愛上旅行之前,其實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喜歡走路,也這麼會走路。每當我成為一個旅人,我似乎很容易啟動步行模式,有時是為了沒有目的的閒逛,想看到更多的風景,有時則是為了沒有意義的目標,想要達成自己設定的任務。

曾經在瑞士南邊的義語區,在炙熱的炎夏沿著馬嬌蕾湖(Lago Maggiore)走了兩個多小時,只為了踏上義大利的土地;也曾在峇里島的烏布區,冒著大雨走了一整個下午,只為了尋訪知名的辣雞飯;在坦帕灣看完美國職棒後,為了省計程車錢走了近兩個小時回到飯店。

峇里島的烏布是很容易迷路的地方,到處都有很深很深的長巷。

在開始使用Fitbit、Google Fit、小米運動這些App之後,每一次旅行有了比較的基準,過去我習慣用拍照量來檢視每趟旅行的精彩度,現在則是可以用運動量來衡量旅行的豐富度。所以當我回顧這些使用紀錄,我很容易被這些長條圖拉回到某段旅行的記憶。

有年夏天,我在曼谷走了3萬4000多步,創下自己的個人紀錄。那是我到曼谷的第二天,因為有點厭倦市區的喧囂,所以決定到曼谷北邊近郊的陶瓷島(Koh Kret),這是昭披耶河被截彎取直後的一塊土地,形成一個四周被河水圍繞的沙洲小島。

有年夏天我在曼谷創下自己的個人紀錄,走了3萬4000多步。

陶瓷島上因為早期有很多陶瓷工廠而出名,到現在還有很多賣陶瓷的商家與小販,可以買飲料順便帶走陶瓷杯。陶瓷島上與周邊有九間出名的寺廟,「九」這個數字對泰國人來說代表福分,所以當地人喜歡來這裡一日遊,這裡也有便宜的市集與餐廳可以逛,還有一些特色的咖啡館與民宿。

陶瓷島上與周邊有九間出名的寺廟,「九」這個數字對泰國人來說代表福分。

周一的陶瓷島非常冷清,有營業的小攤沒幾家,觀光客也屈指可數,但這正是我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拋開可怕的人潮。初到陶瓷島時,我覺得有點像是台北的社子島,同屬沙洲地形,也都是熱鬧的都會區一片未經開發的世外桃源,在這樣的氣氛中,步調自然就跟著緩慢下來了。

通常大家會用逆時鐘的方向遊島,可以租腳踏車或者乘小黃機車,但我還是選擇用步行,到佛寺中跟著當地人有樣學樣地參拜,逛逛手工藝品店,遇到渡船口就隨意花兩元泰銖,坐船到對岸再搭回來;我特別喜歡那些質樸的磚紅陶瓷品,也讓我想到義大利威尼斯北邊的玻璃島慕拉諾(Murano),因為彩色絢麗的玻璃製品而聞名,如果說玻璃島是濃妝豔抹的貴婦,那麼陶瓷島就是脂粉未施的村姑。

通常大家會用逆時鐘的方向遊島,可以租腳踏車或者乘小黃機車,但我還是選擇用步行。

原本我在陶瓷島走的非常愜意,但後來離開主要景點之後,開始進入沒有遮蔽的馬路,加上大中午的陽光直射,讓我開始有點不耐,但地圖上顯示我才走了約三分之一的路程,我決定先找個地方歇腳。

我看到一個類似餐廳的招牌,跟著指標走進一戶民家,裡頭沒有任何客人,喊了一會兒才有位阿嬤出來招呼,我成了整個中午她唯一的客人。那是一間傍著河岸搭建的露天餐廳,我點了什錦米線及紅咖哩蝦,彷彿品嚐了泰國媽媽的私房料理,且獨享了河邊寬廣的視野,才心滿意足的繼續上路。

接下來一大半的路程,因為天氣襖熱且雙腳疲累,其實我已經沒有太多心思欣賞沿途的風景了,一開始我還嘗試要找租腳踏車或者請小黃機車載,但後來索性放棄了,心想要走就乾脆走完全程,但我發現陶瓷島比我想像中的大很多;我想起第一次去香港南ㄚ島的經驗,當時也是誤以為是個小島,用步行的方式從榕樹灣走到索罟灣,還特別繞了較遠的健行路線,沒想到竟然花了三、四個小時才完成。

下午三點以後,陶瓷島天氣開始轉陰,我擔心遇到大雨,愈走愈急,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小黃機車的司機,我請他載我去下船的地方,沒想到他想回家休息不載客,他指了指方向告訴我就在不遠處,我只好硬著頭皮走下去,穿過了一個市集及正在興建的廟宇,終於回到那個熟悉的渡船口,結束長達五小時的徒步環島之旅。

終於回到那個熟悉的渡船口,結束長達五小時的徒步環島之旅。

雖然回想起來有點可笑,但旅行不就是製造回憶的過程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走出來的記憶,總是特別容易從記憶中走出來。

Do you like Daniel Shen's articles? Follow on social!

訂閱酷傳媒/酷旅行

輸入你的Email:

夏日提案

從新竹陽明交大一帶的復興路轉進小巷子,彷如歲月停格般的風景在眼前展開,這片聚落保留了眷村竹籬笆的風情,晃遊其中,有時會與院落中的奼紫嫣紅不期而遇,有時會被彩繪壁畫吸引而駐足欣賞,進駐其中的咖啡館及青年旅館,更讓這裡增添了一些文青氣息,也為原本樸實寧靜的社區注入幾許繽紛的色彩。

歐洲經典

旅行回軼

位於京都中部地區的美山町的景致,以傳統茅草屋聞名,儘管嚴格來說其建築結構不能稱為合掌村,但仍有小合掌村之稱;這個建於17世紀到19世紀江戶時代的村落,共有近40間茅草屋,1993年「茅葺屋之鄉」與周圍的稻田和山林被選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護區,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終年都有各國觀光客前往朝聖。

文青走讀

Login

Welcome to Typer

Brief and amiable onboarding is the first thing a new user sees in the theme.
Join Typer
Registration i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