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鳳山名產你會想到什麼?吳記糕餅?花生糖?還是赤山粿?
赤山粿是許多鳳山在地人都吃過的美味,源自於由鳳山最北邊的赤山,這裡從日據時代就是南台灣知名的粿莊,以製作逢年過節、做壽所需的本土米製點心聞名。「赤山粿」口味繁多,常見的有紅龜粿、雙層粿、黑糖粿、發粿、芋粿、菜頭粿、甜粿、米糕、九層粿等,夏天則有米苔目、涼粿、粉條、粉圓、涼圓等消暑點心,至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赤山粿之所以遠近馳名,其實有兩個秘密:一是當地本來就是種稻人家,有優質的稻米原料,二是引用龍目井泉水製作,做出來的粿特別軟Q彈牙。赤山舊聚落的民眾,早期利用農閒時期,將稻米原料衍生成各種口味的粿類點心,原本只是轉取外快、補貼家用,沒想到逐漸做出口碑,後來紛紛成為專業製作粿類的店家,極盛時期當地有三成的家庭都是做粿人家,現在僅剩數家老店,其中以尤家赤山粿最為知名。
提到赤山粿採用的龍目井,背後有個神奇的傳說。赤山顧名思義是紅色的山,就是現在位於高雄長庚醫院後方、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及文山高中一代的丘陵地,因為是紅土含鐵量較高,因此被稱為赤山;早期居民曾自行鑿井,但水質偏鹹因此不適合飲用,直到一名來自唐山的風水師奇人,才協助居民解決了井水的問題。
話說在清朝年間,這位奇人路過赤山莊,告訴先民此地有一條龍脈,從赤山村落的龍頭、文山高中的龍喉,一路延伸到仁武區的大灣村是龍尾,現有的兩口古井則位於龍目位置。這位奇人在赤山庄受到熱情款待,離去時詢問居民希望獲得好水還是賢人?居民討論後覺得「出賢人」只能顧一家口,決定要「食好水」才能庇蔭全庄,因此就在龍脈的雙眼處開鑿水井,結果這兩口井水不僅是甘甜清澈的淡水,且水源豐沛、終年不竭,成為赤山粿遠近馳名的關鍵秘方。
鳳山龍目井共有兩口,一座位於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門口西側(鳳山區文中街62巷5弄1號對面),另一座則在民間林家宅院左側(鳳邑玄天宮旁邊),迄今兩百多年從未乾涸,每年端午節都有許多民眾都會來取用「午時水」,順便來探訪一下充滿傳奇色彩的古井。
值得玩味的是,地方耆老盛傳,因為曹公開圳破壞了赤山的「龍喉穴」,赤山不僅出不了皇帝,還有「赤山無賢人」的說法。不過,當我們在享用赤山粿的美味之時,不知是否該感謝當初先民選擇了「好水」而非「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