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眷村,你會想到什麼?是滿室噴香的牛肉麵、啃都啃不動的厚實大餅,還是滿街沿路的吆喝聲?自從近年來,許多具有特殊意義的眷村被陸陸續續登錄為歷史建築後,各地整復也在加緊腳步推動對眷村的再利用與活化,這才有各式各樣的眷村聚落保存下來,為後人講述自己的故事。
一把青、夜市人生都在這裡取景 空軍三重一村堪稱螢幕常客
《一把青》、《紅衣小女孩》、《春花望露》、《夜市人生》,這些電視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場景,就是位於新北的空軍三重一村。這是全台第一座「全村完整保存」的眷村聚落,且保留了大榕樹、小山坡廣場及特色房舍,因此吸引許多劇組來此取景,累計拍攝的作品超過180部之多。
空軍三重一村佔地約1.38公頃,在日治時期為高射砲陣地,據說當時負起攔截美軍空襲台灣總督府的重責大任。二戰時期為日軍高砲陣地,1954年國民政府陸續興建的眷舍,以防砲陣地為核心圍繞四周,因鄰近淡水河,常遭遇颱風、水患等天災,經陸續改建成現有樣貌,基地保存有日治時期構築的防砲陣地及地下甬道等軍事遺跡,全村約60棟眷舍保存完整。
區內有不少特殊景觀,其中以砲座遺跡、地下甬道最值得一看。空軍一村早年是防砲陣地,留有一座存放彈藥及防空躲避用的地下甬道,共有八個出入口,當時是村內小朋友最愛的秘密基地。甬道十分狹窄,僅限一人屈身通過,共有10個出入口,可參加定時導覽活動,也能透過APP的AR功能觀看防洪樓、日治與眷村時期的孩童遊玩影片、還有美軍大轟炸的震撼場景。
一遇風雲便化龍!宜蘭第一眷村重展新貌
化龍一村坐落於宜蘭舊城區西南端,古早時代,曾是滿清的武營所在地,至日治時期後,作為「練兵場」及「衞戍病院」使用,軍事色彩濃厚。光復後,聯勤電池廠搬遷至此,新的居民移植故鄉的記憶,在這裡落地生根—成為從「化龍一村」這個宜蘭第一處眷村,自封閉、嚴肅的軍事區位,走向「居住、生活」的歷史新頁。
現在的化龍一村,自10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後,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如今開放5棟「近代眷舍群」區域空間作為觀光展覽空間,重現眷村與二戰時期文化風貌,包含設治紀念館、宜蘭監獄部份、宜蘭農校舊校長宿舍及舊主秘公館等。
化龍一村內部的展館以機槍堡入口意象、淺山坑道等情境式空間體驗,讓參觀遊客們能夠親身感受「宜蘭.二戰印記」主題所欲傳達的內涵。同時配合歷史建築「化龍一村眷舍群」近代眷舍區正式開放,特別以「化龍.話龍」展題引領民眾理解清代武營至戰後第一座眷村的時空變化。
走在時代尖端的眷村!台中光復新村新奇不斷
紅色的磚牆、新綠的草地,湛藍的天空下,踏上光復新村的水泥地,迎面撲來古早味麵攤的香氣,放眼望去,各個結合古蹟風韻與時尚品味的小店座落其中,有繽紛消暑的冰品、甜香四溢的甜點、藝文手作的市集,不同種類的商家吸引了各式族群的到來。
1998年精省後,隸屬多中央機構管轄的光復新村,因隸屬關係複雜、政策繁瑣,那時在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後,欲改變現況的村落居民因而難以有所作為,光復新村也趨於沒落,是從建立起便是潮流先驅的光復新村最為落後的一個時期。
光復新村的創建,始於政府的「疏遷計畫」,是為了避免戰爭中政府機構被一次摧毀的應對措施,所以作為二戰後台灣第一個新市鎮,以及行政重鎮的光復新村,在最開始的設計上便投入了大量心血。
同時具備省政府教育廳、衛生處、印刷廠員工的眷屬宿舍多種功能的它,是由當時的建設廳副廳長劉永楙到英國考察後,帶回的最新概念「花園城市」所設計而成,也奠定了其內部綠意盎然的自然風格的成形,不僅公共設施有包含學校、公園、市場等完整面向,還有著首座的汙水、雨水分流下水道系統,眾多的便利,目的便是讓工作地點與居所相結合的它,能讓居民生活舒適。
以居民為舒適為優先考量、並且擁有許多嶄新概念的光復新村,於這般環境下生長的居民,在九二一大地震後便即刻警覺到大部分「省府宿舍」的宿命,精心重整這座眷村,除了邀請藝術家發揮創意營造文化氛圍外,也努力將其轉化成地震博物館,成為歷史記憶的傳承基地。
如今的光復新村,以綠色植物與木製招牌結合的自然風格,加上獨有韻味古蹟眷舍,歷史人文與自然清新的完美搭配,成為許多婚攝、電影的取景地點,也為這裡染上一點浪漫風情,鄰近科博館、霧峰商圈、登山步道等眾多景點的優良地理位置,也讓它變成一家大小集體出遊,規劃整日行程的熱門景點。
鳳山黃埔新村「以住代護」 灌注眷村生命力
高雄市文化局自103年創先提出「以住代護.人才基地」計畫,邀請對眷舍、眷村文化充滿熱情的個人、工作室或團體,以實際入住的行動力、認同眷舍生命紋理的態度,賦予老房子新生命,讓眷村「因住而生,因住而活」。
「以住代護」歷經7個年頭,透過眷村民宿的興辦,敞開原本封閉的眷村大門,讓人人都有機會來去眷村住一晚,讓人有機會體驗眷村生活也帶來開創了台灣活化眷村的新潮流。
黃埔新村位於陸軍官校的正對面,整體完工時間約在1940年代,由於日軍在二次大戰期間,為了實施「南進政策」,將軍隊駐紮在陸軍軍官學校現址,並在周圍開始建設陸軍官舍,附近居民則稱黃埔新村為大營埔。民國36年,陸軍訓練司令部在臺成立,由孫立人將軍兼任班主任;而來台的軍方眷屬進住誠正新村與誠正二村,為政府撥遷來臺後首批設立的眷村之一。民國39年陸軍軍官學校於鳳山現址復校,眷村名稱更改為「黃埔新村」、「黃埔二村」。
黃埔新村產權為軍方所有,是高雄1930至1980年代作為軍事重鎮的具體象徵,並記錄著時代變遷,深具歷史重要意義與特殊文化價值。黃埔新村現況規模宏大,空間紋理保存完整,建築型態與風貌具多樣性,區內植栽生態豐富,為台灣少數完整留存的日治時期軍事宿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