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如果你對於老台北的發展脈絡感到好奇,艋舺絕對值得你的到訪。如果把台北城的歷史寫成一本書,艋舺絕對有不少的篇幅,艋舺在台北城的發展史上,蘸下濃濃一筆墨。

一直以來,艋舺被視為台北的三大發跡地之一,地處平埔族與漢人的交界,又有港運的水利之便,許多平埔族搭著舢舨船(Bangka)順流而下與漢人互通有無,遂有了艋舺之名。長久下來,艋舺成為台北城的港運樞紐,也成了商業、文化的匯聚交流之地,於是有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而艋舺之名,在日治時期也因為諧音相近,改稱為如今的「萬華」。

人文飄香 香火鼎盛的龍山寺

從捷運龍山寺站走出來,對街便是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坐北朝南的格局,傳統到骨子裡的三進四合院建築,這就是龍山寺,艋舺在地人心中的聖地。正殿供奉著遠從福建晉江縣安海龍山寺恭迎的觀音佛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十八羅漢及護法們伴其左右,後殿則是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與月老星君等18尊神祇的尊駕,龍山寺不只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民眾力量的集結地。

艋舺 萬華 龍山寺
坐北朝南的格局,傳統到骨子裡的三進四合院建築,就是艋舺在地人心中的聖地–龍山寺。

西元1886年,龍山寺抗法戰役中有功,獲光緒賜「慈暉遠蔭」匾;1985年政府正式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每年也定期舉辦節慶祭典,例如元宵的花燈展覽、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盛會等佛教慶典,都是艋舺的重要大事,一時間彷彿穿越了時光,回到那個人聲鼎沸的艋舺榮光。

龍山寺後殿供俸的月老星君,曾幫助妙齡女脫單而登上新聞版面,人氣很旺。

歷史飄香 剝皮寮的美麗與哀愁

沿著廣州街穿越人潮,走到康定街口,這裡是剝皮寮歷史街區。這裡的建築很有特色,是閩南與巴洛克的雙劍合璧,而關於剝皮寮的名稱源起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這裡是早期木材的集貨地;有人說這裡是早期殺牛製革的工作坊,但目前並沒有一個特別能被考證的說法。整個歷史街區北臨老松國小,南街廣州街,東西以康定路及昆明街為界,這個小小的聚落是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這個小小的聚落跨越了三個時代,揉合了清朝、日治與民國的文化。

剝皮寮的建築是閩南與巴洛克的雙劍合璧,這個聚落跨越了三個時代,揉合了清朝、日治與民國的文化與生活樣態。

2010年討論度超高的電影《艋舺》也到此取景,志龍與和尚的兄弟情仇圈粉了許多小迷妹,自此康定路173巷成了網紅網美們必訪的景點。拄著歷史前行,漆上歲月的紅色磚牆、被歷史壓彎的拱型騎樓,是屬於我的城西印象。喀——喀——是鞋底與地面清脆地撞擊聲,隨著石板路走入艋舺的老城記憶,我已經看不清牆上的海報壁畫,寫的是小畢的故事,還是黃昏的故鄉。

拄著歷史前行,漆上歲月的紅色磚牆、被歷史壓彎的拱型騎樓,是屬於我的城西印象。喀啦——喀拉—— 隨著石板路走入艋舺的老城記憶,我已經看不清牆上的海報壁畫,寫的是小畢的故事,還是黃昏的故鄉。

世代飄香 老城咖啡香集結在地力量

「2020第二屆萬華老城咖啡香」邀請大家步入萬華街巷,親身感受「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的浪漫情懷,

「2020第二屆萬華老城咖啡香」即將於8月29日至11月14日盛大登場,由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剝皮寮西側營運團隊、呆待咖啡、涼粉伯、在地青年與咖啡特色店家共同合作,從西門町至艋舺到加蚋仔在地夥伴們傾力參與,凝聚在地青年的力量,向大眾展現萬華的熱情與生活感,推出《萬華老城限定集章活動》、《裝滿一座城的香:萬華咖啡店文化散策》主題特展、導覽及講座等精彩系列活動,循著咖啡香前往的路上,遇見萬華的人情風貌,探究耐人尋味的故事,同時以行動支持在地青年,感受老艋舺濃厚香醇的人情味。

艋舺老城走過滄海,走過桑田,走過商業的繁盛興衰,走過文化的水乳交融,傳承自老台北的年少輕狂,刻印在艋舺人的骨子裡。風和日麗,來一場艋舺輕旅行,寫下你的城西印象。

Contributor
Do you like Elmer Lin's articles? Follow on social!

訂閱酷傳媒/酷旅行

輸入你的Email:

夏日提案

歐洲經典

旅行回軼

位於京都中部地區的美山町的景致,以傳統茅草屋聞名,儘管嚴格來說其建築結構不能稱為合掌村,但仍有小合掌村之稱;這個建於17世紀到19世紀江戶時代的村落,共有近40間茅草屋,1993年「茅葺屋之鄉」與周圍的稻田和山林被選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護區,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終年都有各國觀光客前往朝聖。

文青走讀

Login

Welcome to Typer

Brief and amiable onboarding is the first thing a new user sees in the theme.
Join Typer
Registration i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