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起來我不算是阿里山的孩子,因為我的老家在嘉義中埔,儘管位置在阿里山公路旁,頂多算是與阿里山沾上邊邊的山腳下,對於大家所熟知的阿里山仍隔著一段陌生與不熟悉。奮起湖其實沒有湖,我竟在18歲的暑假才明白!
奮起湖其實沒有湖
儘管對於阿里山不是那麼熟悉,但奮起湖在我的嘉義回憶中佔有一席之地,曾經在我第一次造訪奮起湖的時候,同行的朋友才剛剛放下行李,便興沖沖的向我說要去找那個遠近馳名的湖,那是一個熱愛拍照的朋友,我依稀還記得他是這麼說的,「倒影、山嵐配上遠方的大山景,拍出來的照片一定很美」,由於著急著出門,跨出飯店門口時還跌了個踉蹌,我們晃了一圈之後,始終沒有找到那個傳說中的湖,那時候網路還沒有這麼發達,我們一路向山下走,走到兩條腿幾乎痠到罷工時,好不容易才遇到一個在地居民,打聽之後,才知道我倆鬧了個大烏龍,我至今印象深刻。當時我白眼一翻,差點在現場上演一齣真人版的「這不是肯德基」,每當我倆見面的時候,想起此事總會相視一笑。
奮起湖擁有海拔1400公尺的高山景緻,三面環山的盆地地形從高處看下來就像一個畚箕(也有人稱糞箕),日治時期因覺得此名不夠雅致而改名「奮起」,至於這個神祕的湖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早期的盆地又稱「湖仔」,所以更名時就變成了奮起湖;而另一說是因為這裡長年濕氣重,加上地形的關係導致山中霧氣集中於此,原看就像一座湖泊,故得名之。地名的種種故事眾說紛紜,旅人不必拘泥於此,只要記得這個舊時代的饋贈,至今仍讓人充滿著美麗的想像。
那個名為南方九份的山城回憶
奮起湖實際上並沒有湖,而是一個有著「南方九份」之稱的山城,位於嘉義竹崎鄉,是日治時期森林鐵道重要的中繼站,每天中午阿里山森林火車在這裡添媒、保養的時候,大批的鐵道工人湧入奮起湖,在這裡吃飯、小憩,人潮帶來錢潮,這裡逐漸形成了聚落,因為火車停靠的時間接近中午,也讓這裡興起了獨特的便當文化,家傳80年的戰斧軟燒肉,厚實而不老的彈牙口感,是奮起湖大飯店獨家的秘方。
再次回到奮起湖老街,這裡時光依舊,耳邊傳來的「砰 — 砰 —」聲,宛如心跳一般有節奏的,循聲而去,奮起福餅的米香四溢,很適合帶一包回味童年,想要體驗森林小火車的旅人可以選擇「奮起湖-十字路站」這段鐵道旅程。體驗一下屬於阿里山的慢板,放慢腳步,隨著窗外的風光緩緩走入南方九份奮起湖的山城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