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說到普魯斯特,相信許多人會想起那部文學巨作《追憶似水年華》。《追憶似水年華》像一段長途馬拉松,除了120萬字共計六卷的超長篇幅外,身為意識流小說先河的它,讀者在閱讀時必須靜下心來、跟隨書中的節奏,去感受與捕捉似水流動的年華;在這眾聲喧嘩的千古名著中,一再讀出不一樣的感受。

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普魯斯特細緻地描寫了上流社會的人生百態,從貴族們的談吐、神態,在到衣著裝扮與裝潢陳設,這些靈感與觀察來自於普魯斯特的個人經驗。身為醫學教授之子,普魯斯特不僅生長在一個富有的家庭,更少不了耳濡目染的文化薰陶。

他自小出席沙龍,來往於優秀的作家與藝術家之間,而自身的藝術天賦,也在這樣的教養下越發出類拔萃,他的藝術眼光也受到相關人士肯定。他於1895年開始進行一些短篇小說的創作,並在五年後追隨約翰·拉斯金的腳步,從威尼斯到帕多瓦展開一場藝文之旅。

旅途過後,1907年他開始了《追憶似水年華》這部宏大的作品,從自小汲取的藝文素養,與敏銳審視的人生閱歷,建構出了這壯闊的文學世界,經過了20年的編撰,一直到1922年普魯斯特因肺結核過世後,這部鴻篇鉅製終於問世。現在就讓我們咬下一口瑪德蓮,喚醒「普魯斯特瞬間」,來場流年似水的歐陸旅程。

嚐一口瑪德蓮  湧出滿滿的味覺記憶  

法國有許多經典甜點,從馬卡龍(Macaron)、蒙布朗(Mont-blanc)、千層酥(Mille-feuille)、可麗露(Canelé)到可麗餅(Crêpe),每款都讓人回味無窮,但如果要選一款最有文學味的甜點,非瑪德蓮(Madeleine)莫屬了。

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在他的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中,這樣描寫瑪德蓮如何喚起他童年的味覺記憶:「我舀起一匙剛才浸過瑪德蓮的熱茶到唇邊,溫熱且摻著蛋糕碎屑的茶水一沾染我的上顎,我不禁渾身一顫,停下動作,專心一意感受那一刻在我的體內發生的絕妙變化。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傳遍我的感官,回憶突然浮現腦海。」後來心理學家甚至以「普魯斯特現象」(Proust Phenomenon)及「瑪德蓮蛋糕效應」來稱呼這種以嗅覺喚起早年回憶的人類奇特能力。

圖說: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描寫瑪德蓮喚起他童年的味覺記憶,被稱為瑪德蓮蛋糕效應。(圖片來源:Sally’s Baking官網)

瑪德蓮外型像是貝殼,一般認為源自於洛林區的科梅爾西(Commercy)小鎮,諸多製作瑪德蓮的烘焙商均發源於此。相傳18世紀有位名叫「瑪德蓮」的年輕糕點師,她唯一會做的就是祖母留在食譜裡的一款點心,沒想到這種原味小蛋糕卻極受歡迎,後來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或許因為普魯斯特筆下的瑪德蓮讓人印象深刻,這款甜點不再只是喚起作家青春軌跡的記憶節點,也被視為法國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當然,也刺激著更多科學家及文學家努力藉由味覺來尋回逝去的歲月,希望找出美食記憶與生命歷程之間的密碼。

漫步於香榭麗舍 體會舊時代的窮奢極慾

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有這樣經典的一幕:不知不覺愛上奧黛特的斯萬先生,在她消失後,驚慌失措地跑遍了香榭麗舍大道所有的餐館與咖啡廳,最終在疑神疑鬼地偷窺奧黛特是否和別的男人交往的病癥中,眼睜睜看著自己落入情海。而香榭麗舍大道,便是這麼一個慾望和時尚交織的羅網,當人們進入其中後,便會被此間香甜致命的香水所吸引,在恍惚間落入,無法自拔。

當然,那已是百多年前的往事,現在的香榭麗舍大道,更多的是精緻的歐洲精品商店、一流的世界級餐廳、潮流前端的設計師品牌、歷史悠久的觀光景點以及對巴黎浪漫生活的嚮往。

如今,巴黎人來到香榭麗舍大街主要是為了工作,購物,聚會或示威。但是,這條從協和廣場到凱旋門的街道值得一遊,探索其歷史景點。此外,沿著街道本身和附近的街道,還可以參觀迷人的博物館,劇院和小公園。

在的香榭麗舍大道,更多的是精緻的歐洲精品商店、一流的世界級餐廳、潮流前端的設計師品牌、歷史悠久的觀光景點以及對巴黎浪漫生活的嚮往。(圖片來源:香榭麗舍大道Instagram)

在多面香榭麗舍大街上散步應該從毗鄰協和廣場的杜樂麗花園開始。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的庭院享有廣場,埃菲爾鐵塔和著名大道的壯麗景色。

儘管交通繁忙,但您應該花時間在協和廣場上聳立的盧克索方尖碑停留。這座壯觀的紀念碑從埃及進口,是巴黎最古老的景點之一。試著想像一個斷頭台在方尖碑站立的地方,這裡可是處決的熱門區域,其中一個被處刑者便是1793年的瑪麗·安東妮。

從羅浮宮到拉德芳斯的路線長達八公里,香榭麗舍大街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這裡,您可以感覺到自己位於城市歷史中心的中間,當您沿著香榭麗舍大街漫步時,您可以隨時看到街道的盡頭。凱旋門似乎就在你眼前生長。每年有幾次,大約在5月10日和8月1日,太陽似乎落在凱旋門的“內部”,高嘆一句:「啊!這該死的迷人。」

當你走路時,你可以試著回憶一下這條標誌性街道的特色。例如,在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的電影《氣喘吁吁》(Breathless,1960)中,讓塞貝格(Jean Seberg)賣報紙,沿著香榭麗舍大街來回走動。當然,當你走到這裡時,你必須哼唱喬達辛(Joe Dassin)的歌,歌頌這條舉世聞名的大道。

年華似水 追憶書中的海濱城市「巴爾貝克」

「在這里,從大海過來的方向和我們的肉眼遵循的方向望過去,是陽光在移動著大海的山巒起伏,是陽光確定其位置。光線的千變萬化同樣會改變一個地點的方位,同樣會在我們面前樹立起新的目標,使我們產生要達到這目標的欲望,而只有經過千辛萬苦長途跋涉才能達到。」⸺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2:在少女們身旁》

馬塞爾·普魯斯特與諾曼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出生在奧特伊市,一生中都在旅行,但只有諾曼底,是他幾乎年年必訪之處。普魯斯特年少時,喜歡在特魯維爾(Trouville-sur-Mer)的沙灘上渡過炎夏;而1907年至1914年,他選擇了卡布爾小鎮(Cabourg)作為避暑勝地。

卡布爾小鎮正是《追憶似水年華》中,巴勒貝克海灘(Balbec)的原型。他二十歲的時候曾經在這裡度假,十六年後,三十六歲的他連續七年重返此地避暑休養、治療哮喘、並潛心寫作。

而七年間,普魯斯特下榻的卡布爾大飯店( La grand hôtel )—同時也是巴勒貝克大飯店(Grand Hôtel de Balbec)的原型—如今仍然屹立不搖地矗立在海灘上。鵝黃色的外觀依舊優雅莊嚴,金黃色的太陽傾瀉在細緻的沙土上,活潑的跳躍著,與飯店相互輝映。

卡布爾大飯店是《追憶似水年華》中,巴勒貝克大飯店的原型,同時也是同名改編電影的取景之處(圖片來源:卡布爾大飯店官網)

「就在這時,從窗戶和書櫃的每一扇玻璃上,就象從船艙的舷窗上望出去一樣,我看到了裸露的大海,無遮無攔,有一半是在自己廣闊幅員的陰影中,那是一條纖細而移動的直線所劃定的邊界。啊,多麼快樂!雙眼追逐著浪濤,看那浪濤一個接一個地躍起,好象在跳板上跳躍的運動員。多麼快樂!我手上拿著僵硬的、上了漿的、上面印著旅館名字的毛巾,想用這塊毛巾擦干身體,可怎麼也擦不干。我不時回到窗旁,再向這令人頭暈目眩、山岳一般的龐大馬戲團再看上一眼,向那此處彼處磨光而又半透明的藍寶石的波濤白雪般的峰巔再看上一眼。那浪濤,懷著沉著的凶猛和獅子皺眉般的架勢,任憑其山坡崩坍,飛滾落下。陽光又用看不見面龐的微笑為這山坡增色。」普魯斯特筆下的主角歡快的形容著。

大飯店窗外的海景一望無垠,似乎與普魯斯特流連忘返時的景色相差無幾。飯店內保留了普魯斯特下榻的套房,以及巴勒貝克餐廳(Le Balbec),還有自製瑪德琳。卡布爾大飯店似乎被定格在普魯斯特優美、細膩、形象的文字中,淵遠流長。

「這旅行是原地不動的,但是透過各個時刻起伏不定的景觀中那最美妙的景色,它又是千變萬化的。從這第一個清晨開始,太陽總是伸出一根微笑的手指,將遠方大海那蔚藍的峰巔指給我看。這些高峰在任何一張地圖上都沒有名字。太陽在山脊和雪崩那轟響而又紛亂的表面上盡情游蕩累了,最後便來到我的房間里避風,在散亂的床上懶洋洋地躺著,在濕乎乎的洗臉池上,打開的箱子里,摘下它的珍寶。它那輝煌的光焰本身和用得不是地方的奢侈,更加深了雜亂文章的印象。」

普魯斯特的私人小空間! 藏身巴黎一角的法國歷史精華

普魯斯特的母親在1905年去世後,使他無法在雙親亡故的屋子繼續住下去,迫不得已搬到位於鄂圖曼大道(Boulevard Haussmann)102 號的屋子裡,而正是在這棟封閉的房間中,普魯斯特寫出了經典名作《追憶似水年華》。

身體虛弱又日夜顛倒的普魯斯特深受外界的車水馬龍所苦,車輪與馬蹄輾過鵝卵石路惹起的噪音和粉塵幾乎將他逼瘋。為此,他封閉窗戶、增設了百葉窗、厚實窗簾、雙窗格窗,聽從友人建議鋪設軟木塞地板,甚至拔掉了電話線!這一切隔絕了來自外界的任何訊息,如同一個厚實的繭一般,不允許任何的光線、噪音進入他寧靜的私人空間。

卡納瓦雷博物館中,普魯斯特的房間一角。據說床上有曼陀蘿的痕跡,普魯斯特用他來治療哮喘。(圖片來源:卡納瓦雷博物館官網)

如今,鄂圖曼大道102 號已經找不到他的房間了,僅僅剩下一張匾額立在原處。然而,位在巴黎瑪黑區的卡納瓦雷博物館(Musée Carnavalet)如今收藏、還原了這間房間,並成為展品之一開放大眾參觀,也因此我們有機會親眼一睹這大作家的秘密基地。家具設有三張書桌、屏風、一張黃銅床——普魯斯特曾在上面卧床寫作,也是在張床上他吐出了最後一口氣、他的貴妃椅、皮鞋和手杖……以及經典的一片軟木壁毯。

除此之外,卡納瓦雷博物館收藏了法國自起源到大革命的各種歷史珍品,包含木雕、畫作、各種遺物、紀念品、巴士底獄的一角、路易十三的收藏室等等,能幫助遊客深入了解法國發展史。博物館除了特展之外免費開放,非常值得喜歡歷史文物與普魯斯特的讀者前往探訪一番。

訂閱酷傳媒/酷旅行

輸入你的Email:

夏日提案

歐洲經典

旅行回軼

位於京都中部地區的美山町的景致,以傳統茅草屋聞名,儘管嚴格來說其建築結構不能稱為合掌村,但仍有小合掌村之稱;這個建於17世紀到19世紀江戶時代的村落,共有近40間茅草屋,1993年「茅葺屋之鄉」與周圍的稻田和山林被選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護區,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終年都有各國觀光客前往朝聖。
對於一位習慣說走就走的旅人來說,相隔四年的首飛,確實是個別具意義的旅程,特別到可以在自己的旅行大事紀標注起來。果不其然,這次的旅程有種初次出國的雀躍,一切還是覺得很不真實,畢竟因為疫情的阻隔,加上工作的羈絆,這趟旅程盼了好久、也拖了好久,總算找到空檔順利啟程,當我在桃園機場辦理登機手續、在航班上吃著飛機餐、在關西機場等候行李時,始終覺得這些環節有些陌生。

文青走讀

Login

Welcome to Typer

Brief and amiable onboarding is the first thing a new user sees in the theme.
Join Typer
Registration i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