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在忠孝西路和延平北路的交叉口,一座外觀嶄新、設計復古的建築矗立於此,紅磚黑瓦,大氣磅礡,這是鐵道部園區,是台灣鐵道的濫觴,更是將台灣鐵道現代化的最大推手。

鐵道部園區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時代,那時在遠從英德兩國來台的顧問幫助下,在此地成立「機器局」,興建從基隆至台北,台北至新竹的全台第一條鐵路。

現在的紅磚瓦樓,是由森山松之助親自操刀設計。

不過要到日治時期,「鐵道部」這個名字才正式亮相,在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後,作為最早設立的鐵道管理機構,機關局也自然被總督府接收,成為直屬總督府的一級行政機關「鐵道部」,外觀更是由設計總督府(現總統府)、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台北州廳(現監察院)等知名建築的森山松之助操刀,才有如今恢弘大氣的紅磚瓦樓。

在這之後,因為主導西部「縱貫線」鐵路系統的建立,鐵道部的地位愈發牢固,不只是日本總督府,民國政府來台後也仰賴於他,令鐵道部有將近一世紀,都是北台灣的鐵道管理中心。

鐵道部有將近一世紀,都是北台灣的鐵道管理中心。

現在,鐵道部園區內原有40棟的建物還保有10座,其中更是有八處是法定文化資產,從鐵道部廳舍、食堂、八角樓男廁、電源室,到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清代機器局遺址、台北工廠,一磚一瓦,俱是歷史的見證。

除了時代的遺址之外,鐵道部園區內還有各種跟鐵道有關的藝術創作,包含文學、音樂、電影等各種面向與表現手法,甚至交通號誌、車票字體、車廂形式這些細節也是一應俱全。上到二樓,還有超大片的鐵道動態展示,模擬上世紀70年代的台北車站及周邊環境,每10分鐘就會有一節不同型號的車輛「出車」,足以令來此的鐵道迷大呼過癮。

二樓的超大鐵道動態展示,足以令來此的鐵道迷大呼過癮。

鐵道部園區紀錄的不只是台灣的鐵道脈絡,更經歷百年來的政權更迭,從清朝、日本時代、二戰後的民國,到近代台灣等歷史剪影,呈現的內涵和故事遠不止於交通層面。不管是不是鐵道迷,都能夠在此感受台灣的鐵道魅力與歷史剪影。

Contributor

訂閱酷傳媒/酷旅行

輸入你的Email:

夏日提案

歐洲經典

旅行回軼

位於京都中部地區的美山町的景致,以傳統茅草屋聞名,儘管嚴格來說其建築結構不能稱為合掌村,但仍有小合掌村之稱;這個建於17世紀到19世紀江戶時代的村落,共有近40間茅草屋,1993年「茅葺屋之鄉」與周圍的稻田和山林被選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護區,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終年都有各國觀光客前往朝聖。
對於一位習慣說走就走的旅人來說,相隔四年的首飛,確實是個別具意義的旅程,特別到可以在自己的旅行大事紀標注起來。果不其然,這次的旅程有種初次出國的雀躍,一切還是覺得很不真實,畢竟因為疫情的阻隔,加上工作的羈絆,這趟旅程盼了好久、也拖了好久,總算找到空檔順利啟程,當我在桃園機場辦理登機手續、在航班上吃著飛機餐、在關西機場等候行李時,始終覺得這些環節有些陌生。

文青走讀

Login

Welcome to Typer

Brief and amiable onboarding is the first thing a new user sees in the theme.
Join Typer
Registration i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