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茶碗

邁入中文系生涯的學生,強迫症系閱讀者,平日喜歡寫些短文和短篇小說,目前在視角Cool文創擔任FB及IG小編學習中,期許自己能成為更加完整的文字工作者。
  1. 在地走走
  2. 文青走讀
  3. 經典台步
  4. 酷旅行
看著台上的樂手們一齊吸氣、吐氣,金銀的金屬隱隱震動,撼動了空氣、帶來了樂音,節奏磅礡,旋律悠揚,琴弦隨弓、手拉撥,彈出陣陣動人音符;歌手奮力揮舞,深情歌唱,各個樂器也賣力演奏,霎時間,彷彿台上、台下、舞台都跟著音樂融為一體,盡情舒放。
  1. 在地走走
  2. 經典台步
  3. 酷旅行
紅白相間的紙垂搖曳著吉祥的風,交錯的枝葉發出颯颯的聲響,石階上浸染了肅穆的灰土,傳下了神職者沙啞沉緩的嗓音……,在遙遠的百年以前,這樣的景象在台灣並不算罕見,日人的進駐、文化的感染,台灣各地曾建立起許多支撐當地居民的神社,雖然大多數都隨著國民政府時的命令拆除殆盡,但仍有許多遺址值得我們前去探訪,或許會驚喜地發現:那些走入歷史、曾經承載大家心緒與記憶的地方,如今依舊以不同的樣貌,緊緊地連繫於我們的生活中。
  1. 在地走走
  2. 文青走讀
  3. 經典台步
  4. 酷旅行
近年來,楊牧、管管、西西等文學大家的相繼離世,除了在文壇上留下一絲感傷與緬懷之情外,也似是在暗示一時代的結束。台灣文學在歷史舞台一路走來,不僅展現出許多文人風骨,也留下許多深刻的故事,連結起了人情與土地,豐富了人文生活。雖然現今的我們已無緣面見那些文學大師,但我們仍能從一棟棟的文人紀念館中,懷想那段屬於他們,與一代讀者的光輝歲月。
  1. 味蕾走私
  2. 在地走走
  3. 經典台步
  4. 酷旅行
所謂「人是鐵,飯是鋼」,可見在我們的文化之中,飯——米對我們而言是何其重要,米不僅填飽我們的胃、給予我們源源不絕的能量,它的香氣與甘甜更讓我們的味蕾獲得大大的滿足,也在這樣的脈絡下,米也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樣貌,豐富我們的餐食選擇和享受,如米粉、粄條……,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大受歡迎的米食種類之一——粿!
  1. 在地走走
  2. 經典台步
  3. 酷旅行
台灣本島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各個族群卻帶來了不同的文化,相互衝擊成許多特別的技藝,成為一點一點閃亮的明星,點綴照亮了台灣的人文歷史,從製鼓到刻印,今天我們將喚起那些沉睡於大地上,美麗卻日漸式微的傳統技藝們。
  1. 在地走走
  2. 經典台步
  3. 酷旅行
遨遊天邊,一直是人類長期以來的夢想,各式空中交通工具的發明、高樓的林立與衛星的俯瞰,都象徵著人類對天空的好奇與渴望。但就算沒有飛上天空的能力,與發明新器具的野望,我們依舊可以行走於高空步道,踏遍雲層、一覽山河,而台灣的高空步道,你又知道多少?
  1. 在地走走
  2. 經典台步
  3. 酷旅行
薩克斯風、積木、浴缸……,你知道台灣有這些有趣的產業嗎?自己又對它們了解多少呢? 隨著近年來許多傳統產業的飽和與穩定,許多工廠都轉型成觀光景點,將廠房結合產業歷史、人文關係、商業生態等面向,化身成老少咸宜的旅遊目的地,除了使將廢建物得以重生,也讓其成為一產業畫卷,令民眾能夠更深入地去感受產業的溫度。
  1. 在地走走
  2. 經典台步
  3. 酷旅行
從19世紀台灣的第一條鐵路起,這個小小的歷史舞台便開始震動了起來。一開始民眾的茫然無措,到後來的產業帶動,鐵路在串連起世界工業的同時,亦在台灣串連起了一段有關於它帶來的連環故事。雖然許多鐵道已年邁老逝,成為沉睡於土地上的殘破遺跡,但經由多年來的重整後,許多鐵道已成功化身成不同的特色景點,寓人文歷史於風景之中,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
  1. 在地走走
  2. 經典台步
  3. 酷旅行
在很久很久以前……,從我們出生起,便從長輩口中聽聞不少神話故事,每當那個時候,我們便會張大著雙眼期待情節的展開,可當我們日漸長大、開始有意識地生活於土地上時,卻往往忽略腳下大地上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究竟台灣有多少當地神話吧!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公文式筆法、密密麻麻的白紙黑字、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多種保單……,保險是個難纏的學問,找出適合自己又划算的Mr. Right著實不易,加上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業務,導致許多人對保險業敬而遠之。但近年來疫情風波不斷,在共存政策下,防疫險的功能與需求陸續浮出檯面,儘管是平常不怎麼投資或研究保險的民眾,也紛紛關心起「保險」這個深奧的產業。

最新文章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