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從高雄鳳山的中山東路轉進黃埔新村,這座過去給人頹敗印象的眷村漸漸活絡起來了,人潮從「黃埔新村」牌坊底下湧進,除了中軸道路的人行道整修得平整乾淨以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些散發著迷人光彩的大型裝置藝術與燈籠作品。黃埔夜燈祭點亮了這座村落,也映照著歷史留下的生活記憶。

黃埔夜燈祭
由村民共同參與繪製的千盞燈籠,將黃埔新村妝點得風情萬種

結合眷村居民 串連黃埔夜燈祭的記憶故事

「兒時在眷村內的生活,最印象深刻、刻骨銘心的回憶,便是無論白晝或晚上,家家戶戶在客廳都會點上一盞黃色燈光」。黃埔夜燈祭統籌人小倩提及,那溫暖的色澤,成為自己對眷村最溫柔的情感連結,也因為這個緣故,她興起了在黃埔新村策劃一場燈會的想法。

搭上台灣燈會今年在高雄舉辦的順風車,小倩提出了黃埔夜燈祭的節慶活動計畫。身為黃埔新村新村民,同時又有台南月津港燈會、屏東綵燈節等豐富統籌經驗的她,獲得高雄市觀光局、各級民代的大力支持,並在眾多村民與店家的協力下,實現了這個夢想,不僅希望活絡黃埔新村與鳳山周邊,也期待能夠扭轉高雄觀光資源長期以來偏重駁二與西高雄的現象。

小倩以自身眷三代的記憶,串聯四個新進駐村民,並結合各個村民的創意,打造了這場黃埔夜燈祭。四個主題燈座作品,代表的是四段新居民與黃埔新村的心路故事。分別是陳奕彰的《林叔旺伯》、李靜枝的《織為家》、廖彤娟的《來座.來座》,與楊書豪的《華燈初上——蛻變》,其中有專業藝術家,也有首次挑戰大型藝術創作的素人藝術家,他們秉持著自身對黃埔新村最真誠的感情與想像,在有限的時間內突破各種挑戰,全力以赴地完成了這次的作品。

小倩認為,這次的黃埔夜燈祭,是實實在在從土地長出來的燈會。她在這次燈會最寶貴的發現,便是黃埔居民們對這次活動的共同參與,不論是將掉落的燈籠重新掛回,即時通報有燈座受損,或是犧牲自己的便利、配合車輛管制;相較於在外地籌備燈節,種種大小事都要自己應對,黃埔新村獨有的人情風景,就像是藝術性的公民參與。而她也相信藝術對於地方發展有很好的帶動效果,並期望這次活動能像是那束鮮花,產生正面的化學效應。

黃埔夜燈祭
黃埔夜燈祭的一大亮點,是由素人藝術家及村民共同參與創作

黃埔夜燈祭特別節目一:https://pse.is/3z73vv

黃埔新村居然有大象?林旺爺爺帶來的眷村意象

自牌坊底下走進黃埔新村,首先打頭陣向大家打招呼的是《林叔旺伯》,是一座有著粉紅色圓潤外觀的軟雕塑大象燈座,其卡通化、圓滾滾的外貌,成為許多孩子搶著拍照的打卡明星,而在眷村裡竟突然出現一件大象作品,許多人也紛紛打探它的來歷。

其實這頭大象來頭不小,身為跨世代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有著「阿美」這個可愛稱呼的大象林旺,曾經短暫居住過黃埔新村。林旺是孫立人將軍在1947年來台時帶來的夥伴,而孫將軍抵台的第一個據點,便是黃埔新村(原名誠正新村)。也因此,跟隨孫將軍來台的林旺,自然而然便跟黃埔新村有著難解的緣分。

《林叔旺伯》的作品意義,不僅是對於林旺大象的一種記憶連結,更有著對眷村的情感想像。小倩解釋說,在眷村人家中,時不時便可聽到鄰居間林叔叔、旺伯伯的稱呼,把林旺的名字拆解開來,加上林旺本身慈愛爺爺的印象,便代表了這個眷村意象,而林旺的「林」,有著「鄰」的諧音,也很好呼應了鄰家伯叔的這個含意。這件深受孩子喜愛的作品,也悄悄將即將消逝的上一代故事,傳承下去。

黃埔夜燈祭
《林叔旺伯》的作品意義,不僅是對於林旺大象的一種記憶連結,更有著對眷村的情感想像

黃埔夜燈祭特別節目二: https://pse.is/3w9pps

溫暖人心的手織作品 由毛線勾勒出眷村媽媽的代表物

在誠正國小附近的東六巷,位於莒城對面的空地上,可以看到色彩繽紛的大型燈座,由方型、圓型、三角形等造型所組成,在鋼條製成的骨架上,披上毛線織成的布料,形成立體的燈座藝術。而毛線編織而成的外表下,因為內部燈光的照耀,色澤顯得更加溫潤了起來。這是李靜枝的作品–《織為家》。

年過花甲的李靜枝,是黃埔新村居民口中的靜枝姊。燒得一手好菜,熱心助人又隨和的靜枝姊,心思也跟毛線一樣,結實堅韌,看似粗糙,卻有著最溫暖的質地與色彩。

靜枝姊說到,作品的靈感源自從前眷村媽媽的手工,無論是床罩、桌巾或是窗簾,簡樸勤儉的眷村媽媽們,會將日常所剩的布料拼接賦予它們新的生命,重新成為家中擺設。而那種由不同布料組合而成,觸感多元、色彩斑斕的手工布製品,便是靜枝姊對眷村家庭的印象,因此將作品定為《織為家》,代表眷村媽媽將生活編織,拼接成家的溫暖意象。靜枝姊也希望能夠透過這次的作品,向原住戶們展現新住民並非是在破壞眷村,而是希望能夠維護、為村莊帶來人氣的心意。

即便是喜愛毛線幾十年的靜枝姊,編織這麼大型的物品也是第一次。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也是自己在這樣年歲的一個紀念。她找了幾位織友一同完成作品,其中也有過因為手法不同,最後大小有落差的情況;而戶外展示的作品,也曾因為雨天,毛線吸水而骨架不堪負重而變形,但靜枝姊透過耐心的觀察與不屈不撓的精神,突破一道道的考驗,作品也讓無數民眾驚艷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形狀的編織作品其實有著不一樣的意涵,方形的色彩搭配象徵眷村媽媽的古早情感,圓形則是由大大小小的接續,表現出手牽手心連心的圓滿寓意,三角形的波西米亞風編織手法則是現代性的象徵,並在作品中重複利用淘汰的線條,蘊含一點愛物惜物的精神。此外,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還呼應了前陣子火紅的《魷魚遊戲》元素。這些將老記憶與新意象編織在一起的作品,彷彿便是注入了新量能的黃埔新村的寫照,兼容並蓄的呈現眷村的過去與未來。

黃埔夜燈祭
李靜枝的作品–《織為家》,靈感來自於眷村媽媽的手工編織

生冷材質展現細膩情感 歡迎民眾有空來坐坐

金屬加工設計專業的廖彤娟,是第七期的黃埔新村民。細心敏銳的小彤,發現村內中軸道路雖然整修完工了,路邊卻沒有提供參觀民眾稍作休息的座椅,於是藉著夜燈祭的機會打造了多座作品,定調為功能性與藝術性兼具的燈座,是可以坐著休息打卡的椅子,取名成《來座.來座》。

沿著中軸道路走去,一路上可以「蒐集」到六個鐵件作品,分別為四個小型燈座及兩個大型燈座,每個來座都經過小彤的精心設計,除了2022年虎年的新年吉祥意涵,也把眷村窗花、老物件的意象鎔鑄到作品之中。

其中一個有著商品包裝外貌的大來座,則是小彤將雜貨店常見的塑膠模型拼板的兒時記憶具象化,並在條碼處的商品編號放入了小彩蛋,那就是——0800061000,這或許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手機號碼,大家耳熟能詳的控八控控中醫診所的電話號碼,就看你能不能從作品中找到這個「密碼」。

「雖然它們看上去很生冷,但它們也能很有趣。」小彤對鐵件的熱愛,隱藏在她平靜的語氣裡。運用了簡單、繁複等不同圖案的搭配調整,並放入色紙等不同材質搭配,最後再由燈座內的燈光點亮,《來座.來座》有趣迷人的模樣頓時就將行經的人潮留了下來,彷彿在對大家說,「來坐,來坐」。

這樣可愛的命名,是眷村人家熱情待客的寫照,也是黃埔新村居民的共同期待,希望經過的人們,能夠來黃埔新村走走、坐坐。對小彤來說,為眷村製作鐵件作品,是她進駐這裡的初衷。而在大家打卡黃埔夜燈祭時,能看到自己每件作品都在照片中頻繁亮相,就是對自身最好的回饋。

黃埔夜燈祭
每個來座都經過小彤的精心設計,除了虎年的新年吉祥意涵,也把眷村窗花、老物件的意象鎔鑄到作品

穿越時空隧道 聽見會說話的老屋

《華燈初上-蛻變》是新村民楊書豪的作品。書豪已在黃埔新村深耕多年,對於村子一路上的起伏轉變,有著深刻的認識,而他也將自己在這之中的所見所聞,運用上他擅長的木工及老屋修繕專業,完成這件有著小眷舍外貌的藝術燈座。

湊近作品,便可聽到播放機朗誦詞句的聲音,這是白璋女士的《給黃埔新村的情書》,由作者白璋女士親自獻聲。《給黃埔新村的情書》,講述的是白璋女士五十年後,重遊自己兒時住所黃埔新村時的感慨,文中有著當時的情景與回憶,也描寫了如今黃埔新村的新面貌與對此的感思。書豪將此做為一大發想,希望能用這個作品,展現黃埔新村從過去到現在,再到現在修復中即將展現的未來,一路走下來的「蛻變」。

一如木材的內部結構,白蟻一直是木頭的大敵,書豪卻認為這是人力無法複製的獨特樣貌,決定嘗試把這運用到作品之中。老木材在經歷過白蟻啃食,只餘比較堅硬的樹節、新芽,以及新木材部分的模樣,彷彿是黃埔新村正在經歷的一場蛻變。

從眷改拆除,到文化資產的保留提倡,再到現在的修復經營,這次的主題考驗了如何與這樣的地景與情境做搭配,對於書豪來說,也是一大難題。最後他決定將頹圮木材重複利用,堪用的拿來搭建、不堪用的用來裝飾,並加上眷村留下的老材料與老木窗及老紅門,打造這條眷舍外觀的時空隧道。自老木窗望去,是木材、是眷村的蛻變歷程。而這片放置作品的大草坪,也是眷舍曾經聳立過的土地,現在,將燈座放上,也是完成了一場蛻變。

黃埔夜燈祭
書豪運用擅長的木工及老屋修繕專業,完成這件有著小眷舍外貌的藝術燈座 《華燈初上-蛻變》

鳳山美食地圖大公開  在地人大推肉圓、蒸餃、魚肚 

當你參觀完美不勝收的夜燈祭,別忘了順便到鳳山市區大啖在地小吃美食。這次活動特別與鳳山美食聯盟攜手合作,期望能夠透過與周邊的連動,讓黃埔夜燈祭能夠更加豐富飽滿,總共有約70間的店家響應,前來觀展的民眾,只要與藝術燈座拍照打卡,並hashtag黃埔夜燈祭,便能享有指定店家95折的優惠。

小倩在此透露私藏名單,包括位於鳳山夜市八方雲集對面、晚上10點以後才有開幕的傳統小吃攤,鮮味飽滿的蚵仔湯與魚肚,再搭配上半熟的荷包蛋,即便是宵夜,也能吃到熱騰騰、分量充足的一餐。還有南京路上的文青肉圓店「碧南庄」,老闆傳承母親手藝,已有20、30年的肉圓製作經驗,店名也取自於母親的名字,是飽含親情與傳統手法的小吃,一顆顆渾圓晶瑩、肉餡實在的肉圓,加上整潔舒適的用餐環境,很適合親朋好友相約聚餐。

在鳳山夜市區,鐘錶行十字路口一帶的維武路牛肉麵,也讓小倩讚不絕口;此外,同樣在夜市區,隱藏在全家對面小巷裡的大顆蒸餃,是小倩的宵夜最愛,她每次都忍不住懷疑老闆在做賠本生意,但老闆總是笑著回應。過年期間趁著夜燈祭來鳳山走走,逛完夜燈祭活動後,再去享用美味宵夜,絕對是視覺與味覺都滿足的完美提案!

黃埔夜燈祭
眷村嘉年華與黃埔夜燈祭等節慶活動,明顯讓黃埔新村活絡起來

INFO:黃埔夜燈祭官網: https://light.huangpu.org.tw/

黃埔夜燈祭是「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的一部份,利用黃埔新村老屋所創造出來的空間缺口,以藝術燈作填補,邀請「以住代護」居民用自身專長進行創作,透過藝術創作與眷村連結,分別創作出四個主題燈,加上巷弄街道以光環境佈置,點亮整座黃埔新村

活動時間:2022年1月24日~2月28日 亮燈時間:每日17:00~22:00

活動地點:高雄市鳳山區黃埔新村

四座村民創作主燈

林叔旺伯|創作者:陳奕彰

織為家|創作者:李靜枝

來座·來座|創作者:廖彤娟

華燈初上-蛻變|創作者:楊書豪

訂閱酷傳媒/酷旅行

輸入你的Email:

夏日提案

從新竹陽明交大一帶的復興路轉進小巷子,彷如歲月停格般的風景在眼前展開,這片聚落保留了眷村竹籬笆的風情,晃遊其中,有時會與院落中的奼紫嫣紅不期而遇,有時會被彩繪壁畫吸引而駐足欣賞,進駐其中的咖啡館及青年旅館,更讓這裡增添了一些文青氣息,也為原本樸實寧靜的社區注入幾許繽紛的色彩。

歐洲經典

旅行回軼

位於京都中部地區的美山町的景致,以傳統茅草屋聞名,儘管嚴格來說其建築結構不能稱為合掌村,但仍有小合掌村之稱;這個建於17世紀到19世紀江戶時代的村落,共有近40間茅草屋,1993年「茅葺屋之鄉」與周圍的稻田和山林被選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護區,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終年都有各國觀光客前往朝聖。
對於一位習慣說走就走的旅人來說,相隔四年的首飛,確實是個別具意義的旅程,特別到可以在自己的旅行大事紀標注起來。果不其然,這次的旅程有種初次出國的雀躍,一切還是覺得很不真實,畢竟因為疫情的阻隔,加上工作的羈絆,這趟旅程盼了好久、也拖了好久,總算找到空檔順利啟程,當我在桃園機場辦理登機手續、在航班上吃著飛機餐、在關西機場等候行李時,始終覺得這些環節有些陌生。

文青走讀

Login

Welcome to Typer

Brief and amiable onboarding is the first thing a new user sees in the theme.
Join Typer
Registration i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