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傳媒

  1. 南方風尚
  2. 在地走走
  3. 酷傳媒
  4. 酷旅行
  5. 酷活動
隨著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熱烈開幕,岡山也準備好接下這波熱潮,以六大主題展區帶給民眾最新的感官體驗,並傳達岡山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在「歲月靜好區」來趟日本之旅、在「台灣加油區」與親友一起為台灣疫情加油打氣,或是於「岡山意象區」一覽岡山歲月風華,還是在「祈福祝禱區」為新的一年祈福祈願……,希望能透過不同的主題燈展,讓到往的旅客感受最溫暖的燈節。
  1. 南方夢想村
  2. 南方風尚
  3. 在地走走
  4. 酷傳媒
  5. 酷旅行
  6. 酷活動
台灣燈會已成為全國定時與定焦之傳統民俗節慶盛會,具有活動轉型指標意義及開創活動未來的任務,透過這次林園市境之南點燈,讓國家大型燈會人潮延伸至林園,結合傳統花燈藝術與汕尾漁村文化,讓傳統與現代交互激盪,豐富民俗傳統節慶文化內涵,開創華人世界獨一無二的元宵節漁村新生活體驗。
  1. 在地走走
  2. 永續風潮
  3. 酷傳媒
  4. 酷旅行
從高雄鳳山的中山東路轉進黃埔新村,這座過去給人頹敗印象的眷村漸漸活絡起來了,人潮從「黃埔新村」牌坊底下湧進,除了中軸道路的人行道整修得平整乾淨以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些散發著迷人光彩的大型裝置藝術與燈籠作品。黃埔夜燈祭點亮了這座村落,也映照著歷史留下的生活記憶。
  1. 南方夢想村
  2. 在地走走
  3. 眷村尋里
  4. 酷傳媒
  5. 酷旅行
  6. 酷活動
黃埔夜燈祭是「台灣燈會在高雄」的一部份,利用黃埔新村老屋所創造出來的空間缺口,以藝術燈座填補,邀請 「 以住代護 」 居民用自身專長進行創作,透過藝術創作與眷村連結,分別創作出四個主題燈,加上巷弄街道以光環境佈置,點亮整座黃埔新村……。
  1. 在地走走
  2. 文創風格
  3. 永續風潮
  4. 酷傳媒
  5. 酷旅行
今年,花蓮的富里鄉農會在羅山舉辦第三屆的稻草藝術季。農忙過後,農民轉換身份,或是學校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發揮創意,以恐龍為主題,進行稻草藝術的雕塑作品。這些被農業擔誤的藝術家們,在各自的村落、學校或部落,以稻草做的繩索、米糠、竹子、木頭等等媒材,做出比人還要高的作品。在一雙雙巧手,及豐富的想像力下,原先廢棄的稻草,便成為一隻又一隻、相當可愛的稻草恐龍。
  1. 科技風向
  2. 酷傳媒
Vsora是新一代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訊號處理應用IP供應商,看好自駕車將於2030年後邁向主流,在既有的AD1028架構上,順勢推出PetaFLOPS(千兆浮點運算)運算晶片,主要應用於L2級到L5級自動駕駛系統設計,可提供每秒258兆到1032兆次運算,但功耗不到10瓦,實現了過去難以商業化的自動駕駛功能。
  1. 南方風尚
  2. 旅人相對論
  3. 歐洲經典
  4. 酷傳媒
  5. 酷旅行
  6. 酷活動
旅行不只是跨越國界,更是跨越人生邊界的行動;旅行不只是對外在世界的冒險,更是對內心世界的探索。本展覽挑選了Daniel 20段在歐洲旅行的聲音故事,從英倫出發,足跡遍及伊比利半島、巴爾幹半島、波羅的海、地中海、亞得里亞海、愛琴海等地,以照片結合Podcast聲音的方式呈現,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走私」行列,打開走跳世界的私房通道,不僅看到更遠更美的世界,也能看清自己所在的位置。
  1. 南方夢想村
  2. 城市交藝所
  3. 文創風格
  4. 科技風向
  5. 酷傳媒
  6. 酷活動
新媒體跨域人才從零到一的超捷徑:職涯新技能+共學社群+共創計畫三項任務一次解鎖! 適合對象:有志成為全方位社群小編或提升新媒體技能,涵蓋Podcast、影像、視覺設計、直播、內容策展、知識課程等實戰教學。 6堂實用課程 X 1場工作坊 X 2場講座 X 1場交流派對
  1. 南方風尚
  2. 城市交藝所
  3. 酷傳媒
  4. 酷活動
視角酷從高雄出發,希望有計畫、有系統地探索已經消失的城市記憶,結合歷史深度與人文氣度整理成有趣的故事,藉此讓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人重新思考自己在這座城市的時代脈絡與意義,並將透過深度文章、Podcast頻道及影像等多元平台進行傳播。 我們希望邀請對歷史文化、地方創生、文字與影像等創作等主題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在學學生或年輕夥伴,以兼職形式參與共創計畫,科系與年齡不限,平日可彈性安排時間者尤佳!以高雄在地人或熱愛高雄的在學學生優先
  1. 南方風尚
  2. 文青走讀
  3. 酷傳媒
  4. 酷旅行
吉拉米代起源自日治時期,為了躲避日本人的徵調,而遷徙至花蓮豐南一帶,不同部落的人在此相遇,接納彼此,就像彩虹一樣,以前的豐年祭,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服裝,原來部落的服裝並沒有統一的規格,後來族人們開會,才將服裝規格統一。如今,這裡面臨著人口外移、生育率下降……的挑戰,族人們各奔東西,曾經雄踞一方的部落,願意留下的人越來越少。

最新文章

Tr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