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兩年前大台北捷運站智慧櫃營運商「快取寶」倒閉事件,曾讓業界對智慧櫃的發展有些雜音,不過,近期包括中華郵政、掌櫃、工研院智取站仍積極擴點,全台估計已有近3,000個據點,除了物流業者、營運商積極卡位外,業者透露導入意願最高的不是零售業者,反倒是別的應用場域。
為了解決物流的最後一哩路,近幾年,全球各地都在推動智慧櫃的應用。美國亞馬遜(Amazon)早在2011年就推出Amazon Locker的包裹收取服務,目前已有超過2,000座,2017年更進一步推出物流共用的Amazon Hub,至今已簽約超過85萬的住宅單位,另外像是日本、新加坡則由政府力量推動,中國大陸也走得很快,各家電商都相當積極,部分政府則規定小區必須建置智慧包裹櫃。
在台灣方面,以中華郵政、掌櫃為代表的業者,也在郵局、捷運站、公家單位持續擴點。以中華郵政的i郵箱為例,自2016年開始建置,目前已達1,000座,預估2019年底可增加到2,000座,遍及全台各鄉鎮,甚至連離島、阿里山都看得到,未來兩年更上看3,000座;掌櫃的據點則以社區為主,在美廉社、小北百貨可見到其蹤影,目前已有近1,200座,加上其他業者的櫃機,年底全台智慧櫃將有3,000座,2020年更可達4,000座。
如果你覺得這些智慧櫃只是寄貨、收貨的用途,那可就錯了,這些智慧櫃的使用方式可說是千變萬化,可以當作圖書館還書的窗口,也可當成愛心捐贈的收集站,其他像是買賣二手書、繳電費、筆電暫存及充電箱,也都可透過智慧櫃來實現。
舉例來說,掌櫃就跟社團法人中華安得烈慈善協會合作,協助推動「食物銀行」計畫,民眾可將白米、麵條、罐頭、肉鬆、麥片穀粉、保久乳等即食品物資,前往掌櫃櫃點進行捐贈,就可將長期保存的食物箱寄送到弱勢家庭;中華郵政也與公益團體合作,民眾可以去活動網站認領想要捐贈的物資,然後透過「i郵箱」免費寄出,預計將幫助1,000位偏鄉弱勢兒童實現所許下的禮物心願。
物聯網搭配智慧管理,智慧櫃不只是置物櫃
相較於傳統的置物櫃,智慧櫃到底有多智慧呢?智慧櫃解決方案供應商吉達思總經理朱懿中表示,一般來說必須有連網、管理、管制等功能,才能叫做智慧櫃,基本上要有一個觸控互動螢幕,可以展示銷售商品、播放廣告或行銷活動,此外要有身份辨識功能,可感應接受門禁卡、員工識別證、學生證等,當然也要能遠端管理,具有後台管理、遠端開櫃控制、簡訊或電子郵件發送等功能,也有24小時安全監控裝置,出問題後可以追查,有些機櫃還要支援各種行動支付工具、電子錢包及App互動功能。
如以智慧櫃搭載的軟體產品模組來說,就有基本維運與管理、包裹收送、置物服務、物品借還、物件領用、洗衣服務、網訂櫃取、電商銷售、現場銷售、金流支付等模組,視業主需求、營運項目與使用情境來打造所需的智慧櫃服務。
朱懿中強調,現階段智慧櫃其實很難取代既有的服務,重點是補足現有情境的不足。例如現在社區已有管理員、或者社區附近已有便利商店,為何還需要智慧櫃,主要是有些情境無法完全滿足,例如有些中小型社區無法支付24小時的物業管理人員,因此智慧櫃在晚上就可派上用場;又如有些地方已有自動販賣機,但有些商品比較高價、需要裝飾或情境展示、或有特殊形狀,就可透過智慧櫃來進行交易。
零售業者觀望多,建商導入智慧宅興趣高
逐漸普及的智慧櫃,最具潛力的應用場域有哪些呢?朱懿中坦言,前兩年大家都在談無人商店,但目前幾乎都還處於測試與實驗階段,尤其零售業者受限於營收規模,對設備系統的投資會更謹慎評估其投報率,因此零售業的導入並不熱絡。
反倒是新建的公用住宅、社會住宅,因為地方政府鼓勵或要求要智慧化,規定要導入智慧電表、智慧櫃、智慧停車這些應用,因此建商對社區大樓佈建智慧櫃的興趣很高,預計2020年下半到2021年上半就會陸續亮相;這些智慧櫃可以協助物業管理公司降低人力負擔,還可結合門禁系統與對講機系統,在不改變住戶使用行為的情況下,大家用磁卡即可開啟智慧櫃,不用另外下載App,因此接受度都相當高。
除了社區應用外,也有部分廠商將智慧櫃用來做智慧型設備的借還櫃、3C產品送修櫃。例如有些工廠不允許攜帶電子產品進入,就讓員工或訪客將這些裝置放在智慧櫃;又如大公司的IT部門,在各地分公司可透過智慧櫃來收取員工要檢修的電腦或其他裝置,置於櫃中可以充電而且不會有安全疑慮,修好後員工就可透過感應卡、或結合人臉辨識功能來取件。
為了整合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並擴大智慧櫃的商用潛力,目前經濟部商業司、工研院正與相關設備與製造商、解決方案供應商、營運商共謀設立智慧包裹取貨站共用平台,讓各家物流商、電商、營運商都能透過此一共用平台提供整合式服務,用戶也能使用單一的介面就可查詢各家智慧櫃的資訊與包裹寄送狀態。
(本文原刊登於數位時代未來商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