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長長的眼睛、緩慢的語調、平和的表情,是黃錦堂老師一進到教室裡時給人的印象。 當他談起自己的求學背景,以及如何成為藝術工作者、並擔任大學老師的過程,大家才驚訝發現,黃錦堂跟多數美術科班出身的藝術家不同,也因為他的學習背景有些曲折,也讓他的創作靈感更為豐富多元。
從一介機械職人發現自己的興趣,成為美術系學生
黃錦堂在高中時期念的是機械科,因升學時沒有設想太多,就傻傻地念了這個科系。畢業後,也到了相關領域工作,然而因為這類工作總是會弄得全身髒兮兮的,所以心裡並沒有非常喜歡。後來考上了聯勤兵工廠,簽了七年合約,白天工作,晚上時間較為自由,於是開始學習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美術。相較於當時同儕往往選擇的高雄工專 (現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機械系,選擇了高雄以美術領域出名的東方技術學院美術系,從此開啟了他的藝術生涯。
進入美術系後,黃錦堂學習了各種不同的課程:素描、服裝設計、色彩學…等等,後來也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為了購買所需的攝影器材,也投注不少經費和心力。到了要選擇專攻的領域時,看著眼前的婚紗、設計、玻璃雕刻等眾多選擇,最後玻璃雕刻吸引了他的目光。原因無他,「玻璃雕刻」是過去從未涉獵、創作方式也非常不同的領域,無形之中讓他產生強大的求知慾與動力。畢業後,也順勢選擇了玻璃工廠的工作。
從一無所知到熟能生巧 雖然疲憊但樂在其中
由於任職的工廠老闆並不會傳授技術,黃錦堂只好一路自己摸索,而太太正好也在教導兒童美術。他們後來自買窯爐,他也學起了窯燒、製陶,並自己報名陶博物館每兩年一次舉辦的大師課程。這個課程是邀請到做陶的專家來提供三天的密集課程講座,教導做陶和相關知識。
黃錦堂坦言,自己也是從一無所知開始,從有聽沒有懂到逐漸學會玻璃雕刻的工藝,在不同的媒材上創作,或者用玻璃融合不同的媒材進行創新。「很多事情一開始或許一無所知,但只要願意重複學習,給自己機會熟悉,一定能越來越上手,」他堅定的說。
雖然當時這份工作的薪資並不高,工作第三年時薪水只有三萬多元,但是工作起來卻非常的開心,即使疲倦也心甘情願。
「參賽者」的目標只是為了「贏過評審」,而「創作者」則是為了「贏過自己」。
2006年,黃錦堂參加了國內的玻璃雕刻競賽,當時他參賽的想法是:雖然自己並非科班出身,但相信自己的創作能量不比其他參賽者差。抱著這樣的信心與企圖心,老師參加了比賽,後來竟獲得第二名。從此以後,老師常透過參加比賽來累積作品與自信,順便還能賺取獎金。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從「參賽者」的身分,進化成一位「創作者」。
「參賽者的目標只是為了贏過評審,而創作者則是為了贏過自己」,他一語說出兩者之間的差別。
身為客家人的黃錦堂,對於自己創作的理念,融合了以下元素:自身所生長的「台灣島嶼」、在地與客家人的「文化涵養」,以及個人「思想與信仰」,並以簡單和熟悉的媒材來進行創作。他認為,每一時期的作品都應有所不同與創新,但不改變基本的大綱和準則。
隨著參展帶來愈來愈高的能見度,他的作品開始受到青睞者的收藏,也開始有客人信賴他並委託他設計。他強調,雖然是藝術家,但現實的收入還是必須考量的,這些客源可藉由作品的曝光來建立機會。因此創作時也要站在客人的角度著想,不管是作品的尺寸、收藏起來是否划算…等等,都是一門學問。
堅持自己的理想和初心
在創作的路程上,難免有些不同的心境體會。對黃錦堂來說,許多機會都是來自於特殊的因緣,不用特別強求,重點是機會來了一定要好好把握。
舉例來說,多年前他在高雄佛陀紀念館開幕前接任一份玻璃雕刻工作。原來這份工作有33片玻璃雕刻須完成,並分配給三個廠商製作,老師是其中之一;但當時另外兩位廠商都因繁忙無法承接製作,後來33片玻璃雕刻的重擔便一下落在他一個人的肩上。接到任務之後,他沒日沒夜趕工,為的就是希望如期在開幕前完成,最後自己順利達陣,看著自己的作品時不僅充滿成就感,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歷經不同身份轉變 持續積累必能日起有功
說到身份的認同,黃錦堂其實經歷多次轉變;從一名玻璃「工藝家」,慢慢增加了「藝術家」的稱號,後來又成為了「文創工作者」。他謙虛的說,「藝術家」是別人給的稱呼,相較於工藝家和藝術家,「文創工作者」的工作內容更為複雜,因為必須從創作、生產、展出到行銷等環節一手包辦。後來他又增加「老師」這個身份,這都是來自於近二十年從事玻璃工藝工作,和多次參賽獲獎的經驗和技能積累,才能使他受聘於大學任教。
一路走來,他深信很多事情只要自己有興趣,給自己設好了一個方向目標後,就往那個方向去深入學習和持續前進。參加比賽如果失敗了沒關係,回來再繼續做就好了,給自己十年的時間,一定做得到。他也引述藝術家阿卜極曾說過的,每兩年展出一次,不相信累積不出什麼成績出來,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
原來,這些日復一日的積累就是自己的日常,讓自己在自己當下的環境條件中日日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成長,未來定將與他人不同!